《繁花》效应

最近,随着王家卫导演的电视剧《繁花》的热播,好几股潮流正悄悄地席卷而来。

 

以九十年代的上海为背景的《繁花》由上海话拍摄,再由普通话配音,邀请到了多位上海演员进行出演。这让原本方言势弱的吴语圈振奋起来,纷纷在互联网上表达沪语版《繁花》的亲切。并有不少网友更是说,似乎说起了家乡话,有些演员的演技突然直线上升,变得非常优秀。

 

《繁花》中有几个重要得地点,第一肯定是黄河路上的“至真园”,二是外滩上的和平饭店,三是仅仅存在在电视剧中的“进贤路248号夜东京”。随着电视剧的热播,这三个地点也随之变火。网友戏称“之前武康路的人流现在都到黄河路去了”,而进贤路晋升成了年轻人city walk的首选之一,而和平饭店更是推出了“繁花双人套餐”。

 

一些沪上老味道,比如戏中汪小姐和宝总的鲜得来“排骨年糕”,也随着《繁花》的热播重新进入了年轻人的视角。

 

《繁花》的热播不仅仅是一部电视剧的成功,更是一场上海人的复古文化回潮。遥想小的时候,上海话是非常稀松平常的,后因普通话普及,年轻一代的上海人逐渐不再说上海话,一度让吴语成为普及度最低的几门方言之一。而繁花的播出,无疑是为上海话乃至是整个吴语语系带来了一波宣传。

 

而黄河路,在老上海人眼里,曾经是最繁花最热闹的饭店一条街,有人回忆,当年黄河路鼎盛时期,过年的烟花纸屑可以堆到小腿那么高。可后来因为现代化餐厅的冲击,黄河路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光,只剩下国际饭店的蝴蝶酥还能让人们排上队伍。但是在《繁花》播出后,不少网友来到黄河路,想要看看“至真园”的原型——苔圣园,从而让这条已经萧条的街道又变得热闹起来。而现在,苔圣园已经预定到年夜饭后了。

 

今晚,《繁花》的大结局即将播出,网友的热情逐渐高涨,互联网上关于繁花的讨论也越来越多,这样免费的市场营销可不是每一个IP都可以做到的。但如果只是用市场的成功来衡量《繁花》,也许狭窄了,这部剧更是对文化的致敬以及怀念。


6528f343ebbae.jpg